近年来,广东省各地大力推动污染防治工作,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全面推进治污工程建设,实行最严格的环境监管制度,深化联防联控工作机制,高标准推进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全力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使全省环境保护取得标志性进展。
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广东省建立最严格的环保法规标准体系。制定修订《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广东省饮用水源水质保护条例》等11部地方性环保法规、3部政府规章、80多份重要规范性文件,颁布实施《淡水河、石马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电镀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33项地方性环境标准,为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法律标准保障。
实行最严格的环境监管执法。全面实行环境监管网格化,不断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十三五”以来全省共累计检查企业75.92万家次,处罚金额17.18亿元,查办案件数量和查办金额居全国前列。建立健全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强化“两法衔接”,成立环境资源审判庭,推行“公安+环保”行政执法和刑事打击相结合的执法新模式,广州等多地成立“环保警察”。
深化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率先在在珠三角地区建立全国首个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制度,实施区域大气污染治理联防联控,取得了良好效果。随着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逐步深入,建立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个城市群的大气复合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加强城市间环保衔接和环境应急预警联动,加强重大项目环评审批协调,共同推进环境空气质量改善。
在近日,广东省政府召开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会议,并采取有力措施,为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作出了重要部署。
一、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果断淘汰高污染、高排放的产业和企业,为新兴产业发展腾出空间,并推动产业和能源结构优化,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突出重点,把各项防治措施做深做细做实;
(一)减少煤炭消耗量,抓紧研究推进重点行业和领域的“煤改气”工作;实施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淘汰退出计划、集中供热替代分散锅炉计划。
(二)大力淘汰整治“散乱污”企业。制定《广东省“散乱污”企业淘汰整治工作方案》,并于2018年5月底前指导各地完成摸查,建立管理台账;2018年底前依法完成城市交界处、工业聚集区、村级工业园“散乱污”企业整治,2019年年底前基本完成“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
(三)扎实推进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火电、纺织、服装、建材、造纸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