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各种有关因素,如烟、尘、水、气、热辐射、噪声、放射线、电流、电磁波以及化学因素,还有其他主、客观因素等,造成对生产环境的污染,对生产产生不安全作用,也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查清、预测、排除和治理各种有害因素是安全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安全检侧的任务是为安全管理决策和安全技术有效实施提供丰富、可靠的安全因素信息。狭义的安全检测侧重于测量,是对生产过程中某些与不安全、不卫生因素有关的量连续或断续监视测量,有时还要取得反馈信息,用以对生产过程进行检查、监督、保护、调整、预测,或者积累数据,寻求规律。广义的安全检测,是把安全检测与安全监控统称为安全检测,认为安全检测是指借助于仪器、传感器、探测设备迅速而准确地了解生产系统与作业环境中危险因素与有毒因素的类型、危害程度、范围及动态变化的一种手段。
为了获取工业危险源的状态信息,需要将这些信息通过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转化为可观测的物理量戈模拟的或数字的信号),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安全检测和安全监测。它是作业环境安全与卫生条件、特种设备安全状态、生产过程危险参数、操作人员不规范动作等各种不安全因素检测的总称。不安全因素具体包括如下几种:
1、粉尘危害因素浓度、粒径分布;全尘或呼吸性粉尘;煤尘、石棉尘、纤维尘、岩尘、沥青烟尘等。
2、化学危害因素可燃气体、有毒有害气体在空气中的浓度和氧含量。
3、物理危害因素噪声与振动、辐射(紫外线、红外线、射频、微波、激光、同位素)、静电、电磁场、照度等。
4、机械伤害因素人体部位误入机械动作区域或运动机械偏离规定的轨迹。
5、电气伤害因素触电、电灼伤。
6、气候条件因素气温、气压、湿度、风速等。
前三种危险因素的检测是安全检测的主要任务。
担负信息转化任务的器件称为传感器或检侧器。
安全检测的任务是检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判断其是否正常,进行安全预测和诊断,指导设备的管理和维修。
1,运行状态检测
设备运行状态检测的任务是了解和掌握设备的运行状态,包括采用各种检测、测量、监视、分析和判断方法。结合系统的历史和现状,考虑环境因素,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评估,判断其处于正常或非正常状态,并对状态进行显示和记录,对异常状态做出报警,以便运行人员及时加以处理,并为设备的隐患分析、性能评估、合理使用和安全评估提供信息和基础数据。
通常设备的状态可分为正常状态、异常状态和故障状态三种情况。
(1)正常状态指设备的整体或局部没有缺陷,或虽有缺陷但性能仍在允许的限度以内。
(2)异常状态指设备的缺陷已有一定程度的扩展。使设备状态信号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设备性能己劣化,但仍能维持工作,此时应注意设备性能的发展趋势,即设备应在监护下运行。
(3)故障状态则是指设备性能指标已有大的下降,设备已不能维持正常工作。设备的故障状态尚有严重程度之分,包括:已有故障萌生并有进一步发展趋势的早期故障;程度尚不严重,设备尚可勉强“带病’运行的一般功能性故障;已发展到设备不能运行必须停机的严重故障;已导致灾难性事故的破坏性故障;以及由于某种原因瞬间发生的突发紧急故障等。
2、安全预测和诊断
安全预测和诊断的任务是根据设备运行状态监测所获得的信息,结合已知的结构特性、参数以及环境条件,并结合该设备的运行历史(包括运行记录、曾发生过的故障及维修记录等),对设备可能要发生的或已经发生的故障进行预报、分析和判断,确定故障的性质、类别、程度、原因和部位,指出故障发生和发展的趋势及其后果,提出控制故障继续发展和消除故障的调整、维修和治理的对策措施,并加以实施,最终使设备复原到正常状态。
3、设备的管理和维修
设备的管理和维修方式的发展经历了二个阶段,即从早期的事后维修,发展到定期预防维修方式,现在正向视情维修(发展。定期预防维修制度可以预防事故的发生,但可能出现过剩维修和不足维修的弊病。视情维修是一种更科学、更合理的维修方式。但要做到视情维修,必须依赖于完善的状态监测和安全诊断技术的发展和实施。随着我国安全诊断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实施,我国的设备管理、维修工作将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我国工业生产的设备完好率将会进一步提高,恶性事故将会逐渐得到控制,使我国的经济建设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推荐文章:检测技术与现代化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密切关系